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

脾的主要功能之一。运化包括两方面:一是运化精微,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一是运化水湿,促进体内水液的运转和排泄,配合肺、肾、三焦膀胱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则可发生大便溏泄身重肤肿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猜你喜欢

  • 昏瞑

    证名。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医贯》卷四:“火衰则有昏瞑之患。”参见目昏条。

  • 脾胃虚寒吐

    病证名。脾胃虚寒而致的呕吐。《活动心书》即冷吐。其证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脉息沉微,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汗出,此因风寒入胃,或食生冷,或伤宿乳,胃虚不纳而出。宜温胃去风,除宿冷,用当归散,水煨姜陈

  • 洄溪老人

    【介绍】:见徐大椿条。

  • 胁下偏痛

    证名。指胁肋部偏侧疼痛。由于阴寒实邪结聚所致。《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心典》卷中:“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

  • 九英菘

    出《食疗本草》。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 胎前小便闭

    病证名。见《凤林寺女科秘传》。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 热结胸

    结胸证之一。即热实结胸。亦称实热结胸。《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若懊憹,发热,烦渴,心下痛硬,大便秘,昏闷,名热结胸,少与大陷胸汤加黄连。”参见热实结胸、实热结胸条。

  • 血虚腹痛

    病证名。指因阴血亏虚、经脉凝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血虚腹痛之症,偎偎作痛,如细筋牵引,下引小腹,上行肋梢,肢体瘦弱,面色痿黄,腹虽痛而不饱闷,痛无定处,此血虚腹痛之症也。”《证治汇补·腹痛

  • 断间出血

    病证名。指齿龈出血。《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于齿断,搏于血,故血出也。”即齿衄。详该条。

  • 顺证

    病情按一般过程发展的表现,预后顺利。如麻疹,疹点红活均匀,整个发热期无并发证,患者神态清爽,胃口渐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