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虚带下

脾虚带下

病证名。由于脾失健运,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无臭,如涕如唾,连绵不断,并见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痠腹坠,或下肢浮肿大便溏泻等。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猜你喜欢

  • 乌泡刺根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乌龙摆尾根、乌泡根。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根。酸、甘,平。祛风除湿,活血。治产后感冒,风湿疼痛,慢性肝炎,腹泻,痢疾,闭经,月经不调

  • 目上胞

    即上眼睑。见胞睑条。

  • 山地瓜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蔹之别名,详该条。

  • 阳支

    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子、寅、辰、午、申、戍为阳。

  • 高梅孤

    【介绍】:见高武条。

  • 栝楼根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 瓢儿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梧桐子之别名,详该条。

  • 交信

    经穴名。代号KI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阴蹻之郄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2寸,再向前0.5寸处,当胫骨内侧缘的后方。本穴与复溜同高,其前后关系,参阅复溜条。布有小腿内

  • 腧穴压痛点

    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可于相应的体表输穴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按诊或针灸这些压痛点,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如肝、胆痛压肝俞、胆俞,牙痛压颊车等。此即《灵枢·经筋》所谓“以痛为输”的道理。

  • 宇陀萨玛·元丹贡布

    【生卒】:1126~1202【介绍】:宋代著名藏医学家。又称小宇陀(或后宇陀)·元丹贡布。系老宇陀·元丹贡布第十三世孙。据载,八岁始学医,曾先后六次去印度求学。医著很多,曾用厘定后的藏文增补《四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