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白而厚,干燥有裂纹的舌象。为里热津伤,如腑结未实者,宜增液缓下(见《伤寒舌鉴》)。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
见《异授眼科》。即内眦。详该条。
见阴郄条。
病证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白睛先赤后痒痛,泪下闭涩难开,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赤脉横贯,宜地黄散。”即混睛障。详该条。
即消积通经丸,见该条。
五臭之一,焦为火臭,入通于心,故为心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其臭焦。”临床上病人厌恶焦臭或自觉口有焦苦气味,常是火热内结,津液受损的病征,如《难经》谓:“故知
出《陶隐居登真隐诀》。即牡荆沥,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大飞扬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