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芙容膏

芙容膏

①《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紫荆皮天南星各一两,芙蓉叶二两,独活白芷赤芍药各五钱。为末,用生姜汁、茶水调敷患处。治打扑损伤肿痛。如伤处色紫黑日久不退者,加肉桂五钱。②《疡医大全》卷八方。芙蓉叶六钱,榆皮面二两,生大黄五钱,皮硝一两。为细末,葱汁、童便调敷患处,留顶。治疮疡红肿。③《疡医大全》卷二十方。芙蓉花。捣如泥,若无花取根,用竹刀刮去粗皮,只用嫩白皮捣如泥,入蜜少许调匀,如未穿破即敷四围,中留一孔透气,如已溃即填入疮口。治乳痈发背痈疽

猜你喜欢

  • 连珠喉风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心经火毒上冲而生舌下。其形如珠,初见一、二,少顷蔓生盛,三五七八九如贯珠。舌胀痰升,不能饮食。”吞咽有碍,口出涎丝。治宜清心解毒,泻火祛痰。可选用泻心汤、导赤散、二

  • 中石疽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腰胯间的石疽。详石疽条。

  • 冠心二号

    经验方。见《新编药物学》。丹参18克,川芎、红花、赤芍药各9克,降香6克。水煎服。功能活血化瘀。治冠心病心绞痛。实验研究: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凝

  • 经不调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蚕豆衣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蚕豆壳,详该条。

  • 香茅草

    见《云南中草药》。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 御米壳

    出《医学启源》。为罂粟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 兔缺

    病名。又名缺唇、兔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人有生而唇缺,似兔唇,故谓之兔缺。”多由先天而来,宜手术修复。详兔唇与缺唇条。

  • 曾德显

    【介绍】:见曾世荣条。

  • 青凡木

    见《广西中草药》。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