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棵子
见《陕西中草药》。即苍耳子,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苍耳子,详该条。
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44~49)。清·吴谦等编。卷44调经及经闭诸证;卷45崩漏、带下、癥瘕、积、痞、痃、癖、疝等病及嗣育;卷46胎前诸症;卷47~48生育及产后;卷49乳症、前阴及妇科杂症。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肘骨。详该条。
同样都是以保养精气为目的。《灵枢·五乱》:“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即玄府。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椿叶。详该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藓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胎漏。清·曾鼎《妇科指归》卷二:“孕妇或按月下血数滴,名漏胎。”详胎漏条。
证名。指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在表里之间的病证。①指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条辨
出《太平圣惠方》。即腧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