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针灸甲乙经》。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因痰火而失神乱语。《万病回春·痰饮》:“痰话者,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者也。”治宜清火、豁痰、宁神。方用加减温胆汤等。参见痰证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蛾药之别名,详该条。
出《产乳集验方》。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疳病头颈生核的证候。《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由小儿嗜肥甘过多,虫因甘动,或饮食不调所致。”其症头颈生核,形如弹丸,按之转动不痛,内有一种米粉样物质(如颈淋巴结核);其毒侵及脏腑而成疳疾。
病名。即骶椎和尾骨伤折。见《伤科补要》卷二。又名尻骨伤。由跌打、压撞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压之加剧,行走、坐卧受限,尤其不能仰卧及翻身。治宜手法复位,予以固定。余治法参见背脊骨折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卷之一。其表现为黑眼珠呆滞。参见通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