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西塘感证

西塘感证

书名。3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证,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六经分症,治法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证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立论本于《医学纲目》和《证治准绳》,而又参以高鼓峰吕用晦二家学术经验。后辑入《医宗己任篇》中。

猜你喜欢

  • 顾松园医镜

    【介绍】:见顾氏医镜条。

  • 背腧诸经心痛

    证名。外邪侵犯背腧诸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背腧诸经心痛,心与背相引,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诸腧、诸腑涉邪所致。病属外所因。”参见心痛条。

  • 肾气热

    肾经有热,则阴精耗竭,髓减骨枯而腰脊不能举动。《素问·痿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 发汗法

    治法。即汗法,详该条。

  • 通关

    经穴别名。《针灸摘英集》:“通关二穴,在中脘穴两旁同身寸之相去各五分。”所指即阴都穴。

  • 唐容川

    【介绍】:见唐宗海条。

  • 骨极

    病证名。指骨弱髓枯的危重疾患。《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骨极,令人痠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其属虚寒者,症见腰背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面肿而垢黑,发堕齿槁,或四肢常冷等。宜用

  • 足阴阳

    出《素问·血气形志篇》。指循行经过下肢的六条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 肉痿

    痿症之一。亦称脾痿。由于脾气热而致肌肉失养,或湿邪困脾,伤及肌肉所致。症见肌肉麻痹不仁,口渴,甚则四肢不能举动等。《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又:“有渐

  • 头旋

    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五。指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又称头晕。《医碥·眩晕》:“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详头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