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斑蝥
见《国药的药理学》。为葛上亭长之别名,详该条。
见《国药的药理学》。为葛上亭长之别名,详该条。
见《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即五香连翘汤第二方,见五香连翘汤条。
书名。2卷(即《景岳全书》卷7~8)。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部分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的学术
气功著作,相传为吕洞宾撰。本书是敲着八卦爻辞板为节拍演唱的宣传气功基本理论、功法的歌诀。全文可分两部份。第一部份指出进行气功养生的宜忌,要节制性欲、戒酒色,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第二部份指出行气功法时,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指雀舌之发于右者。详雀舌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尾穷骨。位于尾骨尖上一寸及其左右各一寸处,共3穴。主治腰痛,尾骶痛,淋病,便秘,尿闭,痔疮等。艾炷灸3
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出《灵枢·卫气失常》。其肩肘髀膝高起处的肌肉坚实,皮肤丰满。后世一般将身体肥胖者称为肥人,并认为“肥人多湿痰”(《张氏医通》引李士材语)。
病证名。《妇科指归》:“胎前胃痛不能忍者,多因肝气不调,胎气不顺,只可轻轻为之止痛。用乌梅一个煎汤,摩干佛手5、6分,服二、三次。”
大、小腿交接部分,内有股骨和胫骨连结而成的膝关节,前有膑骨,后有腘窝。腿部主要肌肉的肌腱(“筋”)均会集于膝。《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
与脉象相应的病症。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等。
见温热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