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菜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鸡子黄,详该条。
即行气法。见该条。
膈证之一。又名食膈。见《医方考》卷三。详食膈条。
见周氏医学丛书条。
病证名。因手太阴肺经经气异常而致。《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兼痛,厥,掌中热
见《中药通报》(5):205,1956。为蛤蟆油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扁担杆之别名,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黄苔有黑色斑点。主里热实证,多为胃肠实热,宜用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即恶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