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赤白游风

赤白游风

病名。见《保婴撮要》卷十二。多为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腠理风热壅滞,营卫失调所致。滞于血分则发赤色,名赤游风;滞于气分则发白色,名白游风。临症常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如云片,触之坚实,自觉灼热麻木及轻度微痒,多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肩背等处。一般无全身症状,但亦可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治宜散风清热利湿,佐以调和营卫,内服消风散化裁,外用玉露散金黄散外敷。相当于血管神经性水肿

猜你喜欢

  • 脾劳

    病名。因饮食劳倦伤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外台秘要·脾劳》:“脾劳热,身体、眼目、口唇悉痿黄,舌本强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又:“脾劳虚损,消瘦,四肢

  • 交会穴

    经穴中的一类。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出《针灸甲乙经》。这类穴位大多分布在头面和躯干部。一般阳经与阳经相交,阴经与阴经相交。表明经脉之间的交叉会合,脉气互通和穴位主治作用的特异性。临床上

  • 脱骨丹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樱根之别名,详该条。

  • 直贡·曼巴曲扎

    【介绍】:清·藏医学家。西藏贡嘎地区人。生活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藏医直贡学派创始人,在该地区享有盛名。著有《下肢水肿病救护》、《下肢水肿病疗法实践》等。

  • 呛食哑喉

    病名。指患喉疾而症见呛食并有声哑者。《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伏邪在肺,声哑呛食,六脉迟细,甚属险症。”治宜疏风宣肺,利咽开音。方以六味汤加减化裁。可见于咽部肿瘤等症。参见呛食喉风条。

  • 奇经八脉考

    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本书论述奇经八脉,李氏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奇经的循行和主病等,分别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了个人的

  • 小儿推拿辑要

    推拿专著,3卷,周松龄撰,刊于1843年。上卷为儿科诸病诊法及歌诀;中卷述儿科各病的推拿手法;下卷列推拿穴位及手法图说。内容多从前代同类著作中辑选,缺乏新的补充。

  • 陵后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后缘下方凹陷处。主治腓神经痛,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月水不通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闭,详该条。

  • 许叔微

    【生卒】:1079~1154年【介绍】:宋代医家。字知可。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幼年家贫,父母相继病死,成年后精心钻研医学,遇有病者求诊,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救活了无数患者。绍兴二年(1132)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