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临泣

足临泣

经穴名。代号GB41。《灵枢·本输》原名临泣。《圣济总录》名足临泣。属足少阳胆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输(木)穴。位于足背部,当第四、五跖骨结合部之前方凹陷处,当小趾伸肌腱的外侧。或于第四、五跖骨间,侠溪穴后1.5寸取穴。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和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蹠骨背动、静脉。主治胁肋痛,目眩偏头痛目外眦痛,乳痈疟疾月经不调足跗肿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肾虚腰痛

    证名。腰痛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丸。又称肾经腰痛。因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肾脏精气所致。《金匮翼·腰痛》:“肾虚腰痛者,精气不足,足少阴气衰也。……其症形羸气少,行立不支,而卧息少可。无甚大痛,

  • 妊娠小便难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于受孕后血虚有热,气郁化燥、膀胱津液不足,肺气失于通调,致小便难而不爽。《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者,血虚生热,津液伤而气化斯不利

  • 胆足少阳经病证

    病证名。因足少阳经经气异常而致。《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筋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皆痛,缺盆中肿痛

  • 朱若瑛

    【介绍】:见朱鸿雪条。

  • 状元红

    见《广州植物志》。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 睛帘

    即黄仁。详该条。

  • 脚弱

    ①即脚气。《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者,晋宋以前名曰缓风,《小品》谓之脚弱。”详脚气条。②指脚膝软弱之证,包括脚气和气脚。见《中藏经·论脚弱状候不同》。参见气脚条。

  • 桃枝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方。桃枝白皮一握,朱砂、炮附子、豆豉、炒吴茱萸各一两,栀子仁十四枚,当归、肉桂各三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三夜一服。治中恶霍乱,心痛,胸胁痛,喘急。

  • 落胎

    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即打胎。

  • 香油

    出《物类相感志》。为麻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