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见保赤存真条。
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气关。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
以针刺和微波热效应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用时应先按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穴针刺,然后把微波针灸仪的天线接于针柄并固定,调节输出功率,其大小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一般以17~18V为好。每穴每次5~20分钟。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清·陈士铎述。16卷。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故以《洞天奥旨》为书名。卷1~4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5~13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妇人规条。
经脉名。即手少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臂少阳脉: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兼(廉),奏(凑)耳。其病:产(生)聋,□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阳之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