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瞳子髎。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主要是用手或器械在患者一定部位进行拔拉牵引,以利于骨折和脱臼的整复。有克服肌肉拉力,矫正骨折重迭移位,恢复肢体长度的作用,为正骨的基本手法之一。
解剖部位名。见《原机启微》。即眼弦。详该条。
针的异体字。详针石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桃仁(去皮,炒)、当归尾(酒洗)各一两,牛膝(酒浸)四两,赤芍药、生地黄(酒洗)各一两五钱,川芎五钱。为粗末,以甜水十盅,炭火慢煎至二盅,加麝香少许,分四次,空腹服。治死血
眼科病证。见秦伯未《中医临床备要》。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即督俞。见该条。
出《喉科种福》。即帝中,悬雍之别名。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即槟芍顺气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