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详劳复条。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五指骨。见掌骨条。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阳明经别,见该条。
【介绍】:见严子成条。
出王伯龙《养儿宝》。又名闷肠生、梦生、闷脐生、生后不啼。包括寤生、草迷。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胁肋部满闷按之坚硬的症状。胁肋为少阳经脉分布之区,病邪与水饮痰瘀凝聚于少阳之募,故见鞭满。治宜和解或兼用攻消,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本症常兼见寒热,胸胁满闷,呕吐等
舌红中央淡黑苔。主脏腑实热里证。若症见壮热,烦躁,便秘,尿赤。急用苦寒攻下泄热(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