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夔(kuí 奎)
【介绍】:
明代医生。字鸣韶。江苏靖江县人。年轻时学儒,后弃儒学医。中年时医术渐精,曾搜集古代及近代医学著述,编写有《脉辨正义》,已佚。
【介绍】:
明代医生。字鸣韶。江苏靖江县人。年轻时学儒,后弃儒学医。中年时医术渐精,曾搜集古代及近代医学著述,编写有《脉辨正义》,已佚。
即腹满。《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详腹满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啤酒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池,见该条。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爱读医书,能随境处方,治验较多。晚年将平日临证所用考脉法及心得,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一书(1789年刊行),列述脉法、治法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见王氏医案条。
病证名。《医钞类编》卷八:“阴虚发疟……发时其寒如冰,其热如烙,面赤如脂,渴欲饮水,热退则不渴,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肉桂。”参见虚疟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