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既均
【介绍】:
见郑承洛条。
【介绍】:
见郑承洛条。
古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病名。蛊毒病之一。《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其面色青白,又云其脉沉濡,病发时,咽喉塞,不欲闻人语,腹内鸣唤,或下或上,天阴雨转剧,皮内如虫行,手脚烦热,嗜醋食,咳唾脓血,颜色乍白乍青,腹内胀满,状
五行学说的一种相克关系。肝属木,脾胃属土。指肝气过亢可影响脾胃。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制约,但近人已习惯把木克土与木乘土混同。参见肝气犯胃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血寒经行后期。详该条。
《增广验方新编》卷五方。茅苍术(米泔水浸)三两,丁香六钱,麝香三钱,蟾酥一两,炒甘草二两四钱,大黄六两,天麻、麻黄、雄黄、朱砂各三两六钱。为细末,糯米浆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丸。治泻痢(开水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指旋螺突起之睛珠亦显突出者。参见旋螺突起条。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外口位于会阴部的肛漏。即海底漏的别名。
【介绍】:见詹文升条。
病名。指因房劳伤肾,复感寒邪而致的阴症。《伤寒全生集·辨治伤寒传经证治脉要指法》:“又有脉沉,足冷,面青,小腹绞痛无热者,此皆夹阴中寒也。”本证即后世所称夹阴伤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