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溪
【介绍】:
见郑瀚条。
【介绍】:
见郑瀚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见该条。
指足少阴肾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张志聪注:“少阴乃一阴初生之气,故为阴中之少阴。”
综合性医书。朝鲜·康命吉撰。8卷。刊于1799年。参阅《内经》、《难经》及历代方书二十余种,删繁取要,间附己见,分类编成。卷1~7分述临床各科多种病证,首脉法、次证治;卷8药性歌,辑录《万病回春》、《
古刺法名。又称五脏刺。《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以其针刺深浅部位不同,分别适应五脏有关的病变。计有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等五种。详各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茴香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一手托住小儿斗肘穴进行运转,另一手握住小儿的手掌加以摇动。用治痞症。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身痒。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