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大便排出垢腻腐败物质。可见于热泻、热痢等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医学入门》卷五:“肠垢即热泻,鸭溏即寒泻。”《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由
【介绍】:见李宁条。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因疮忽黑烂,出黑水是也。”泛指患漏有如上症状者。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鸡内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梅氏验方新编》卷三集:“脚底板红肿热痛,名为脚隐。大蒜头量用多少和盐捣烂敷,过一夜,次日即愈。”
见《经验方》。即椿白皮,详该条。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来狂言谵语。详该条。
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①见《本草纲目》。为半边莲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廊茵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