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审视瑶函》。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即传道廓。详该条。
【介绍】:见唐大烈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榆白皮,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瞳子髎。见该条。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牛角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湿邪引起的以下身为重的水肿。《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下身肿者,腰脐两足皆肿也。病因脾经湿热所成。”宜急用利水化湿之剂,外敷贴脐法,内服沉香琥珀丸。
【介绍】:见孟昶条。
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古人认为“虚里与寸口相应”,故诊虚里的动气与寸口切脉同义。王孟英认为“小儿脉候难凭,惟揣虚里穴,确有可据。”《柳州医话》:“凡治小儿不论诸证,宜先揣虚里穴,若跳动甚者不可攻伐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见寒能制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