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蚘,蛔的异体字。详蛔虫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成都中医学院等《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野牡丹之别名。②见《成都中草药》。为朝天罐之别名。各详该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①证名。指虚劳病出现元气虚衰的疾患。多因劳伤久病,脾肾阳虚,中气虚损而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治宜温补脾肾,方
【介绍】:见徐彦纯条。
亦称肝气犯胃。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导致胃失和降。证见胸胁胀满,善太息,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嘈杂或呕恶,苔薄黄,脉弦等。治宜调和肝胃法。
见素问遗篇条。
见佩文斋广群芳谱·药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