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即鹿茸丸第三方,见鹿茸丸条。
见《泉州本草》。为葫芦茶之别名,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三种常见的肠寄生虫病,即长虫、赤虫、蛲虫。见蛔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病证名。与胬肉攀睛相似,亦是血丝赤膜从眦部横贯白睛,直达黑睛,即“两头尖薄,中间高厚,肉红色如蚂蝗状,横卧于中”(《证治准绳·杂病》)。参见胬肉睛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丁香蓼之别名,详该条。
指心中畏惧不敢见人之证。《石室秘录》卷三:“凡人胆怯不敢见人者,少阳胆经虚也。而所以致少阳胆经之虚者,肝木之虚也。而肝木之衰,又因肾水之不足。法当补肾以生肝木。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芍药五钱,当归
即九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