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即上腭痈。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狗尾草,详该条。
【介绍】:明医家。字养愚。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少习儒,长精医学。嘉靖(1522~1566)年间以医名三吴(今江浙一带),外至闽峤粤海(今闽粤等地)皆崇信之。著有《红炉点雪》8卷。子肖愚、孙祖愚皆能医
见《云南中草药》。为挖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五音之一。脾音宫,其音沉宏雄壮,大而和缓。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即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详昏迷条。
补法之一。用补气药治疗卫气不固、肌表虚疏的方法。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容易感冒,可用黄芪、白术、党参等补气药治疗。常用方如玉屏风散、牡蛎散等。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多由跌扑损伤,污血凝滞胁肋所致。临床多见胁痛昼轻夜重,或肋下有块,午后发热,或兼见喘逆,疼痛部位固定,脉多涩。治宜活血行气,化瘀通络。如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方
【介绍】:见刘瑾条。
出《本草拾遗》。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