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红丝疔。见该条。
出《分类草药性》。即杉皮,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初生儿口中有如芦苇管之膜,裹定舌尖、舌根,叫做梗舌。”(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常用名词简释》)。也叫白膜裹舌。治宜将白膜刮去出血,以白矾末少许搽之。参见舌膜条。
见继志堂医案条。
外治法之一。古代以冷水淋浴,使病人降温的方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泽兰、甘草、当归、川芎各四十铢,附子、干姜、白术、白芷、桂心、细辛各一两,防风、人参、牛膝各三十铢,柏子仁、干地黄、石斛各三十铢,厚朴、藁本、芜荑各半两,麦门冬二两。为末,炼蜜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