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属内伤病因。又名劳伤。泛指劳累过度、七情内伤、房事不节、饥饱失常等虚损性因素。致病多伤及脾气与肾精,症状表现为困乏懒言,动则喘乏,烦热自汗,心悸不安等症。《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
指申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下晡甚。”参见十二时条。
出《开元天宝遗事》。为鸽之别名,详该条。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
重复或累积。《素问·生气通天论》:“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寒痰。详见该条。
本草著作。唐末五代间医家李珣撰。6卷。本书从50余种古代文献中引录有关海药资料,记述药物产地、形态、性味、主治、服法、禁忌等知识。原书已佚。存世佚文中保留药物124种,其中46种不见于前代本草所载。《
指疾病的所在有远近之分。远近是相对而言,如以表里言,则表近里远;以经络脏腑言,则经络为近脏腑为远;以腑与脏言,则腑近而脏远。亦有以上为近,下为远者。《素问·至真要大论》:“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
见《本草备要》。即柽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