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消食化痰丸
即化痰丸第一方。见化痰丸条。
即化痰丸第一方。见化痰丸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风。详该条。
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指痘疹初发之际,病人身发寒热,误以火熏其衣被,或置病人于温热环境之中,使皮肤干燥,以致痘毒发泄不出,多见于兼有气虚者,因气虚不能鼓其毒,以致毒停皮肤之间,隐隐不能发出肌表
产科著作。4卷。清·许廷哲撰。刊于1806年。作者汇集前贤产科医论,参以己见,编成此书,全书以胎产、保婴为重点内容。卷一介绍流产的防护及妊娠诸疾的证治;卷二分述临产忌宜及产程诸变的救治;卷三为产后诸种
指少阴君火。亦即极盛之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苦参二两,蔓荆子、赤茯苓、山药、白芷、荆芥、防风、白附子、川芎、生栀子、何首乌、白蒺藜、皂角、炮川乌、黄芪、赤芍药、独活、羌活各五钱,炮草乌一钱五分。为细末,麦面
宛转俯伏。《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则宛伏。”
见《本草正》。为牡丹皮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金匮要略》方。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水煎,分二次服。治内痈,脓从呕出(原书有方无治证,该治证根据《张氏医通》补入)。
病名。多由阳明火毒蕴积,痰毒上冲所致。症见两腮下红肿生核,初在一边,渐延及两腮,并肿溃透入口内者。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散结。用五味消毒饮加白芷、桔梗、乳香、没药等。外吹冰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