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家隐语。出《入药镜》。指脾土。因黄为脾土之色,脾藏意,故又指意念。
病证名。出《育婴秘诀》。属走马牙疳之一。为疳毒蚀于喉头环状软骨部位,发生溃烂的症候。治法详牙疳条。
见《中国蔬菜栽培学》。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瘴疟指南》卷上:“瘴疟形状,……以有寒有热者为寒瘴。”即冷瘴,详该条。
病名。指瘀血所致里热外凉者。《医林改错》卷上:“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瘀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治当活血祛瘀,宜用而府逐瘀汤。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多由阳明毒火炽盛,上冲齿龈所致。症见齿龈肿起,胀痛,时有脓液流出且臭,甚或齿牙动摇欲落。治宜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清胃散、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牙宣条。
【介绍】:见唐大烈条。
见《丹溪心法·喘》。即胃虚喘。详该条。
阳气重叠过甚,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参重阴必阳条。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