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饼病

饼病

伤寒经证候未解,而另一经证候已见。出《伤寒论》。《伤寒论大全·伤寒合病并病》:“并病者,一经先病未尽,又过一经之传者,为并病。”《景岳全书·伤寒典》:“并病与合病不同,合病者,彼此齐病也;并病者,一经先病,然后渐及他经而皆病也。如太阳先病,发热头痛,而后见目痛鼻干不眠等证者,此太阳并于阳明也;或后见耳聋胁痛,呕而口苦等证者,此太阳并于少阳也;或后见腹满嗌干等证者,此太阳并于太阴也;或后见舌干口燥等证者,此太阳并于少阴也;或后见烦满囊缩等证者,此太阳并于厥阴也。若阳明并于三阴者,必鼻干不眠而兼三阴之证;少阳并于三阴者,必耳聋呕苦而兼三阴之证。阴证虽见于里而阳证仍留于表,故谓之并。”阳经并病,如表症未罢,宜先解表。《伤寒括要·合病并病论》:“太阳阳明并病,若并未尽,所谓太阳症不罢,面赤怫郁,烦燥短气,是传未尽,尚有表症,当麻黄桂枝各半汤汗之。”参见太阳少阳并病二阳并病等条。

猜你喜欢

  • 涌泉疽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四。生于足心涌泉穴之痈疽。又名涌泉痈、井泉疽、足心痈、足心发、脚心痈、脚心毒、足底疔、穿心疔、水疔、病穿板、脚底穿心疔、穿板疽、丹疽、掌心疽、穿板龟、穿窟天蛇。因肾经虚损,湿热

  • 细叶凤凰尾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 出《集韵》。即五谷虫,详该条。

  • 伤湿泻

    病证名。小儿秋季感受湿邪而引起水泻。《幼科发挥》:“秋月得之,伤湿泻也。其证体重,所下溏粪,谓之濡泻,宜渗湿补脾、利小便,胃苓汤主之。或升麻除湿汤(升麻、柴胡、防风、神曲、泽泻、猪苓、苍术、陈皮、甘草

  • 放血疗法

    即刺血疗法。见该条。

  • 寒炅(jiǒng 窘)

    寒热。《素问·疏五过论》:“脓积寒炅。”

  • 肌肉软

    五软之一。肌肉为脾所主,小儿乳食不足,脾胃气虚,故肌肉虚软,皮肤松弛,形体瘦弱,智力迟钝。治以补脾为主。宜扶元散。

  • 溃疡丸二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乌贼骨、甘草、陈皮、瓦楞子各15克,川楝子、白芍药各9克,香附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日二至三次。治肝郁型溃疡病,症见胸胁胀痛,暖腐吞

  • 野沙柑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 燕菜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燕窝,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