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隋书·经籍志》。3卷(《通志艺文略》作2卷)。又名《桐君采药录》,已佚。佚文散见于《本草经集注》中。
【介绍】:见王学权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瘃即冻疮。《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夫小儿脚瘃者,是小儿肉嫩,外风冷中于足掌中涌泉穴也。是儿脚上皮肉间,气血与风邪相感,使肉硬气血不通,阳气不达,致使然也。”
南方之极,与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奔南极。”
见《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指月经。详该条。
是粘的异体字,参见粘汗条。
《素问》篇名。汤液,五谷之液;醪醴,皆酒之属。古人用汤液醪醴治病,今之煎剂、酒剂,即由此发展而来。本篇首先讨论了汤液醪醴的制法及治疗作用,故名。下文提示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抗病机能的密切关系,指出养生防病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书名。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