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即阴道穹窿。
指肾为邪气所壅滞,出现水肿的病证。《素问·大奇论》:“肾满,……皆实,即为肿。”
①出《名医别录》。为独活之别名。②出《新修本草》。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通谿。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咳逆》。又称火呃。因胃火上逆,或痰火郁遏所致。《证治汇补·呃逆》:“火呃,呃声大响,乍发乍止,燥渴便难,脉数有力。”治宜和胃降火。可用安胃饮、小柴胡汤等方。热结便秘者,可用凉膈散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物《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见血清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阴痉。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眼角外者。治见疔疮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青木香、枳壳(麸炒)各半两,甘草二钱半。每服二钱,水煎,不拘时服。治小儿阴茎无故而肿或痛缩;并治咳嗽痰喘。
同内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