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熊宗立条。
证名。见《外科理例》卷一。又名内陷。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参见三陷条。
见《中药志》。即碧桃干,详该条。
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症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治宜滋阴降火。
【介绍】:见叶慕樵条。
见《医门补要》卷中。即赤白游风色白者。详该条。
①神奇外治法之一。用生白矾一两研末,用醋溶化,入面粉取其胶粘,和作小饼,贴两足心,纱布包之一宿,治小儿痰嗽,上气喘急,喉中有拽锯之声音。②小儿推拿方法。《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
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
见《酉阳杂俎》。为刀豆之别名。详该条。
外感温病的初起阶段,邪犯人体卫表之证。以恶风寒或微恶风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数为特点,或见鼻塞咳嗽,或肢痠身疼头痛等。叶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又:“肺主气,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