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陆川本草》。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医经类著作,秦伯未(之济)撰。秦氏邃于《内经》,学验俱丰。书名“浅解”,意在深入浅出,由博返约,颇得“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之趣。此书首先对《内经知要》各篇予以题解,使知要领。其语译,信达而雅;其词解,
①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紫珠之别名。②见《安徽中草药》。为墨旱莲之别名。各详该条。
即四花与患门两穴之联称。详各该条。
尿道外口。《素问·骨空论》:“女子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络脉中的血。《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入大经。”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血虚者服四物汤加人参、白术;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肾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肺胃热者用犀角地黄汤。
【生卒】:十世纪【介绍】:北宋医生,擅长骨伤科,为翰林医学。据载天武右厢都指挥使韩昰在战争中左股部中箭不出近三十年,行走困难。1004年(景德初)经刘赟治疗,敷药后箭矢出,行走如故。后任医官。
见《陕西中草药》。即苍耳子,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龙眼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