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制香附丸

七制香附丸

《医学人门》卷八:七制香附丸

药方名称七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米420克

制法上药分七份,一份同当归60克,酒没;一份同莪术60克,童便浸,一份同牡丹皮艾叶各30克,米泔浸;一份同乌药60克,米泔浸;一份同川芎、玄胡索各30克,水浸;一份同三棱、北胡各30克,酷浸;一份同红花乌梅各30克,盐水浸。春三夏二,秋七冬十日晒干,取单香附为末,浸药水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气血不调,月水前后,结成症瘕;或骨蒸发热,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80丸,临卧用酒送下。

摘录《医学人门》卷八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七制香附丸

药方名称七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醋制)3.42干克 生地 生白芍当归熟地各120克川芎120克 艾炭60克白术(麸炒)益母草各120克甘草30克 山萸肉(酒制)60克 炒枣仁60克茯苓(去皮)120克 生阿胶天冬各60克砂仁45克人参(去芦)30克黄芩60克 延胡(醋制)45克

制法用生艾叶30克,小茴香30克,大米30克,三味熬透去滓取汁,再和鲜牛乳210克,大盐(化水)21克,拌方内香附,浸透微炒,和群药共为细粉,黄酒泛小丸。

功能主治开郁顺气,调经养血。治血滞经闭,胸闷气郁,两胁胀猜,饮食扶少,四股无力,或腹内血块,攻审作痛,及寒湿白带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苍术二陈汤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苍术二陈汤药方名称苍术二陈汤处方二陈汤加苍术。功能主治除湿郁。主经阻因于湿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九《杂病源流犀烛》卷九:苍术二陈汤药方名称苍术二陈汤处方苍术

  • 破饮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破饮丸药方名称破饮丸处方旋复花240克白术530克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180克枳实(麸炒)60克 赤茯苓(去皮)210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寒饮

  • 理肺散

    药方名称理肺散处方杏仁(去皮、尖,炒)马兜铃(炒)汉防己茯苓陈皮桔梗各30克葶苈7.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宜肺平喘,理气化痰。治喘嗽,胁肋刺痛,不得眠睡。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

  • 活血舒和散

    药方名称活血舒和散处方芎?1两半,续断1两半,牛膝3两(淮州者)。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冷变痹,筋脉急迫。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木瓜酒调下。摘录《元和纪用经》

  • 青云散

    药方名称青云散处方石莲心7.5克天南星(炮)僵蚕(直)蝎郁金(皂角煮)各4.5克雄黄3克粉霜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孩儿因惊啮齿,唇赤口干,面部色青,梦中叫唤。用法用量每用0.3~0.5克

  • 甘葶散

    药方名称甘葶散处方葶苈半两(炒),麻黄1分(去节),甘草1钱,贝母1钱,杏仁(去皮)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咳嗽,有痰气急;亦治喘促胸闷,坐卧不安。用法用量3岁1钱,水半盏,煎3分,去滓温服。摘

  • 解热镇静锭

    药方名称解热镇静锭处方陈京墨2两,儿茶1两,川黄连1两,胡黄连1两,冰片6分,麝香5分,熊胆2钱,西牛黄5分。功能主治风热痰壅,口眼歪邪,牙疳喉痹,霍乱疟痢,血热便血,臁疮肿毒,及疔毒攻心。用法用量取

  • 虎掌丸

    《圣惠》卷五十六:虎掌丸药方名称虎掌丸处方虎掌半两(汤洗7遍,锉,生姜汁拌,炒干),赤茯苓1两,龙齿1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当归3分(锉,微炒),阿魏1两,蓬莪术3分。制法上为末,用酒煎阿魏成

  • 蛤蚧散

    《博济方》卷二:蛤蚧散药方名称蛤蚧散别名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卷十二)。处方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十遍,慢火内炙令香,研细末)人参茯苓知母贝母(去心,煨过,汤洗)桑白皮各60克甘草150克(炙)大

  • 加味薷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薷苓汤处方天花粉2钱,赤茯苓1钱,猪苓7分,泽泻7分,香薷7分,干葛7分,白术5分,黄连5分,甘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霍乱,身热口渴。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热极,加知母、石膏;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