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未产目病号兼胎。”即妊娠目病。详该条。
①额部。《类经》卷六:“额上曰颜。”“颜为额角,即天庭也。”②泛指脸面部。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石香薷之别名,详该条。
①淫浊。《素问·玉机真脏论》:“出白。”指小便出白色的浊液,又称白淫。②白带。《本草纲目》马齿苋条:“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③肺和秋金之气的代名词。如方剂的泻白散。《素问·气交变大论》:“白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总诀条。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处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
舌边红,中央有黑干苔通尖之象。为脏腑实热之候,尤以心肺脾胃为甚,急用清热泻下,以解里热(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