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杜衡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覆花之别名,详该条。
一般指外感性热病发病初期的病机。外感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之证。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温热篇》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碧天丸,见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宫冷不孕、胞冷无子、子脏冷无子、下部冰冷不孕。病因肾阳不足,寒自内生,胞宫失于温煦;或经期调摄不慎,风寒客于胞中,以致胞宫寒冷,难以摄精而致不孕。多伴有小腹寒冷,形寒肢冷,经行后期等症。因
峻猛而量大的药剂。《灵枢·终始》:“(少气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病名。因恣食酸味,致使牙齿酸痛感者,谓之齿齼。《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齿齼多由食酸之故。”治宜取核桃肉细嚼。本病类今之牙本质过敏。即牙齼。参见该条。
见医学举要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王素经验方》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