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乳香丸

乳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乳香丸

药方名称乳香丸

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60克乳香(研)白芷(锉)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白附子(炮)各30克 松脂(研)15克 香墨(煅)草乌头(炮,去皮、脐)各15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手足亸曳,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又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冷酒或茶清送下。不拘时。

注意药后忌食热物二小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乳香丸

药方名称乳香丸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牡蛎(火煅)荜澄茄芫青(去头、翅、足,糯米炒,以米黄色为度)大黄(蒸,焙)鹤虱(炒)各15克 白丁香乳香(研)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粟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痔下血,肛边生肉,或结核肿疼,或生疮痒痛,或大便艰难,肛肠脱出。又治肠风下血,无问新久;及诸瘘,根在脏腑。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如治肠风,腊茶清下;诸痔,煎薤白汤下,诸瘘,煎铁屑汤下,并食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参贝六贤散

    药方名称参贝六贤散处方制半夏4两,玄参3两,甘草3两,姜制南星2两,青盐10两,陈皮1斤(去白,略煎去辣味)。制法6味以好泉水同煮,候干晒燥,为细末。以西洋参2两,川贝母(去心)2两,蛤壳(煅,飞)6

  • 取渊汤

    药方名称取渊汤处方辛夷6克当归30克柴胡3克 炒栀子9克玄参30克 贝母3克功能主治治鼻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立止牙疼药

    药方名称立止牙疼药处方蟾酥、细辛、荜茇、食盐各等分。制法用蟾酥糊为小丸。功能主治牙疼。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 化湿清火汤

    药方名称化湿清火汤处方薄荷、连翘、川贝、元参、云苓、银花、苡仁、焦栀、淡竹、荷叶、六一散。功能主治湿热风火,上熏喉窍,咽痛身热,微汗烦渴,脉来浮缓或细数,舌苔黄腻,小便短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

  • 代温灸膏

    药方名称代温灸膏处方辣椒、肉桂、生姜、肉桂油性状为橘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炮制以上四味,生姜、肉桂、辣椒分别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72小时,第三次48小时,浸渍液滤过,

  • 蓟叶汤

    药方名称蓟叶汤处方生刺蓟。制法上捣,绞取汁。功能主治热病吐血。用法用量每服1小盏,入生蜜1匙,搅令匀,服之。摘录方出《圣惠》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

  • 通窍汤

    药方名称通窍汤处方防风羌活藁本升麻干葛川芎苍术各3克麻黄白芷各1.5克 川椒细辛甘草各0.9克功能主治散寒通窍。治外感风寒,鼻塞声重流涕。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葱白1根,水煎,热服。摘录《古今医鉴》

  • 麻子饮

    药方名称麻子饮处方麻子5合(熬,细研,水淹取汁),粳米4合(净淘,研之)。功能主治老人中风汗出,四肢顽痹,言语不利。用法用量煮作饮,空心食之。摘录《养老奉亲》

  • 清炎饮加减

    药方名称清炎饮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防风6克,防己6克,黄连6克,白芷10克,生草10克,羌活6克,鱼腥草12克,萆10克,红花10克,蔓荆子10克,生地12克,盐柏8克,知母8克,桑皮10克,丹皮1

  • 苦瓠浸方

    药方名称苦瓠浸方处方苦瓠1枝。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上开口,纳童便煮2-3沸,浸患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