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色丹

五色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又名油肿赤硫丹五色油丹小儿丹毒之一。系因风毒之热及盛衰变化之不同,其丹色之改变亦异,故名五色丹。治宜大黄芒硝栀子黄芩、干蓝叶、商陆等分,为细末。水调涂,或蒴藋叶捣烂敷之;或枣树根四两,丹参三两,菊花一两半,煎汤外洗,避风。《太平圣惠方》:“夫小儿五色丹者,由丹发而改变无常,或青黄赤黑白,皆风毒之热,有盛有衰,或冷或热,故发为五色丹也”。宜用小柴胡汤煎服,并以渣敷丹上,良。

猜你喜欢

  • 绿风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谓病发则瞳神之色“若蓝靛之合藤黄者,绿风也”(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绿风内障。详该条。

  • 沈果堂

    【介绍】:见沈彤条。

  • 动象

    气功术语。是指练功过程中,身体的外形姿势转化为动的姿态。动象有真动与假动之分。“真动”属自发产生的,内气发动后,随气而动,由内动而及外;“假动”属主观追求,是暗示和诱导出来的,没有内气发动为依据。

  • 支连

    出《药性论》。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脾虚身肿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脾虚身肿之症,小便清利,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语言懒怯,常肿常退,此脾虚肿之症也。脾虚身肿之因,大病后,久泻后,脾土之真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不能运化水谷,则诸

  • 白云香

    见《中药志》。为白胶香之别名,详该条。

  • 阳虚阴盛

    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出现阴寒内盛证候。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

  • 暑病

    病名。①指邪伏于内,至夏而发的多种热性病。《注解伤寒论》卷二:“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②指感受暑邪随即发生的热性病症。《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

  • 足厥阴气绝

    指足厥阴肝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唇青,舌卷,卵缩。《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综合性医书。简称《医学广笔记》。4卷。明·缪希雍撰。初名《先醒斋笔记》,乃丁元荐取缪氏所搜集临症所用诸方刊行于世,后经缪氏本人增订改用今名。前三卷介绍作者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能从中总结一些病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