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养功

内养功

气功功法。为静功基本功种之一。在操作中强调腹式呼吸,呼吸停顿,舌体起落,意守丹田,配合默念字句等内容。常取姿势有侧卧式、仰卧式、平坐式及壮式四种。常用呼吸法有吸停呼、吸呼停、吸停吸呼三种。其意守部位以下丹田膻中、脚趾三者为主。其作用主要是静心宁神,培补元气,调和气血,协调脏腑,适用于消化道疾病、神经衰弱、风湿性心脏病以及手术后康复等。

猜你喜欢

  • 荔仁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 吐清水

    证名。指呕吐清水而无食物者。《古今医统·吞酸叙论》:“吐清水证有五因,有因湿、因痰饮、因寒、因宿食、因虫。明知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为寒湿也;胸膈间漉漉有声者,痰饮也;饮食后而吐清水者,宿食也;但犯寒而作

  • 温肺逐饮

    参见温肺条。

  • 鱼脐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疫疔。见该条。

  • 燥火呕吐

    病证名。指呕吐因肺胃有热,复伤燥邪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燥火呕吐之症,喘逆呕吐,吐则气急,呕少难出,口唇干燥,烦渴引饮。”脉多浮数或数大。宜选用清燥汤、葛根石膏汤、门冬知母汤等方。

  • 头风屑

    证名。指头皮燥痒,搔落白屑的病证。见《医碥·头痛》。《证治准绳·头痛》:“梳头有雪皮见,肺之证也。肺主皮毛,大便实,泻青丸主之,虚者,人参消风散主之。万病紫苑丸治头多白屑,每服三丸至五、七丸,姜汤下。

  • 瘀血咳

    病证名。又称瘀血嗽、瘀血咳嗽。指咳嗽之由瘀血引起者。《医学入门》卷五:“瘀血咳,则喉间常有腥气。轻者,泻白散加生地、山栀、牡丹皮、麦门冬、桔梗;重者,桃仁、大黄、姜汁为丸服。或因打损劳役伤肺,遇风寒则

  • 野葵花

    见《云南中草药》。为挖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骨热疳痨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疳疾日久,肌肉消瘦,两脚纤细,无力行走,而伴有潮热的证候。乃疳热伤阴,骨髓被灼所致。治宜清热消疳。用青蒿鳖甲汤。

  • 脉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百脉疽。痈发于颈部。初起漫肿,环绕颈项,色紫红,疼痛不能转动,食难,气逆咳嗽,身体大热。如脓成即切开引流,迟则毒攻咽喉。有脓稠者为顺,反之为逆。相当于颈部蜂窝组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