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面生白衣或糜点如饭粒。多因胃中热极,津液化腐,蒸腾而上所致。一般先见于舌根部,逐渐布满舌面,病属严重。急用甘淡养胃之法救治。可见于温毒、湿温、伏暑等病。
《古今医鉴》卷十三方。铅丹、朱砂、枯矾各等分。为末,枣肉为丸,黄豆大,每服三至四丸,戳针尖上,于灯焰上烧存性,研细,凉米泔水调下。治小儿吐泻。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安耶。即仆参,见该条。
《串雅内编》卷二方。沥清、白胶香各二两,乳香二钱,没药一两,黄蜡三钱,香油三两。熬至滴水不散,倾入水中,拔扯千遍收贮,用时捻作饼,贴患处。治疥疮疖毒。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即瞳神散大。详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中的一种。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玉章。金城人。与弟子罗济川等于1867年撰《素问直讲》(又称《黄帝内经素问完璧直讲》)。
诊脉察病之意。《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方书名。宋·朱佐撰。15卷。刊于1266年。作者收集宋代医家常用的方剂和单方,按病分类汇编而成。其中包括诸风、伤寒、诸气、脾胃、痰饮、积聚、黄疸、虚损、头痛、妇人、小儿、痈疽、补损、中毒及拾遗等15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