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时疫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各详该条。
《药籢启秘》方。白降丹、红升丹、熟石膏各等分,冰片少许。为细末,米糊为条,插入疮口,上盖薄贴。治一切疮毒阴疽,日久成漏,脓水淋漓不断。
五脏疟之一。《素问·刺疟篇》:“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治宜四逆汤等。参见五脏疟条。
书名。1卷。清·顾成章撰。刊于1893年。作者认为周代的医官是最古的一种医事制度,并与清代太医院的医事制度有近似之处。本书参考历代注疏对《周礼》中有关医官的原文详加考订,可供研究医史的参考。
自我推拿方法。即干浴。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六方。生石决明、僵蚕、防风、穿山甲、连翘、羌活各一钱,乳香、甘草、金银藤、黄连、当归尾、大黄、天花粉各八分。酒、水煎,空腹服。治颈项坚肿木硬,口躁舌干,恶心烦渴,便秘。
见仲景全书条。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寒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搐搦的证候,详搐条。
指午时。《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参见十二时条。
经脉表里相合之名。出《灵枢·经别》。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