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吴瑭

吴瑭

【生卒】:约1758~1836

【介绍】:

清代著名医家。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温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于医学上溯《内经》、《伤寒论》,下受吴又可,特别是叶天士著述的影响和启发,以医术闻名于当时。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吴氏游京师,正当温病流行,因重视此类疾病而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并采集过去有关文献,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体会,于1798年撰成《温病条辨》一书,提出温热病三焦辨证的理论,阐述清热养阴等治疗方法,并拟订了较多治疗温病的方剂,其中不少确有较高的效果,多为后世医家所采用。其书简明扼要,以三焦为纲,以证为目,对所倡之三焦辨证分条加以论述,颇切实用,使温病学说更趋于系统和完整,对温病学的发展有相当贡献和影响。另有《医医病书》、《医案》等著述。

猜你喜欢

  • 外科方外奇方

    书名。4卷。清末·凌奂撰。撰年不详。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现有《三三医书》本。

  • 息必鼾

    出《伤寒论》。指睡眠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即鼾。详该条。

  • 风湿腹胀

    证名。指感受风湿,脾胃失调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风湿腹胀之症,发热身重,不能转侧,一身尽痛,心腹胀满,外连头面,此风湿腹胀之症也。”治宜祛风化湿为主。胸前饱满重者,防风平胃散主之;身热恶风重

  • 应其南

    【介绍】:清医家。道光、咸丰(1821-1861)年间外科名医,善针治疔疮。尝谓疔疮见症急骤,针挑一法,立见神效。但其术大抵秘而不传,传而不详。乃博采秘方,参以己见,详明针法,绘图注说,纂为《疔疮要诀

  • 拔脓膏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 兰室秘藏

    综合性医书。3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33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

  • 包岩

    【介绍】:晚清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世医出身,其父包三鏸长于喉证,岩承家业,长于妇科,撰《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一书(1903年刊行),另有《研究录》一书(又称《包氏研究录》,1912年刊行)。

  • 垂腴(yú 俞)

    指腹部脂肪厚而下垂。《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 山桃花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详该条。

  • 珍珠喉

    病名。多由风热邪毒犯肺所致。症见咽喉内生点如珠,故名。《喉科种福》卷四:“形如珍珠,红盘黄顶,散布于喉中,或纷见于口内。其痛异常,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疼,以人参败毒散发表,大便结以防风通圣散外解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