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四神丸

四神丸

《中国药典》: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豆蔻(煨)200g补骨脂(盐炒)400g五味子(醋制)200g吴茱萸(制)100g大枣(去核)200g

性状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内科摘要》卷下: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豆蔻(生用)60克补骨脂(炒)120克五味子60克吴茱萸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中成药研究》1981(9):31,四神丸及其拆方二神丸、五味子散,以及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硷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α受体而起作用。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治脾肾虚寒,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

用法用量每次50~70丸,空腹时服。

备注本方是《普济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为君;吴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脾肾兼治,使命门火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

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五味子120克 熟地黄180克肉苁蓉500克菟丝子饼6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

猜你喜欢

  • 大香连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大香连丸药方名称大香连丸处方黄连(去芦、须)600克(用吴茱萸300克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146克制法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肠燥湿,行气

  • 拔毒生肌膏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拔毒生肌膏药方名称拔毒生肌膏处方当归8钱,生地8钱,黄柏8钱,槐枝8钱,人发3钱,紫草皮2钱,红升5钱,冰片5分,黄连粉5钱,黄蜡4两。制法用前6味加麻油1斤,用火熬

  • 苍蝇散

    药方名称苍蝇散处方苍绳翅草及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肝受虚邪热所伤,经络凝滞,阴阳不和,荣卫不通。大人、小儿雀目,至申酉时不见物。用法用量用白水煮猪肝,露1宿,空心煎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二黄三白汤

    药方名称二黄三白汤处方酒扁柏5钱,川连5钱,黄柏5钱,醋香附1两,白石脂1两,白术1两,白芍1两,椿白皮2两。功能主治阴虚烦热,赤白带下;或七情所伤,脉数带下,属热者。摘录《妇科玉尺》卷五

  • 藿香左金汤

    药方名称藿香左金汤处方杜藿香3钱,吴茱萸2分,小川连6分,新会皮2钱,姜半夏1钱半,炒枳壳1钱半,炒车前1钱半,赤苓3钱,细木通1钱,建泽泻2钱,猪苓1钱半,六一散4钱(包煎)。功能主治热霍乱。上吐黄

  • 大麦片粉

    药方名称大麦片粉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2钱。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胃。主用法用量本方名大麦片粉,但组成中无大麦片粉,疑脱。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活神丹

    药方名称活神丹处方羌活、玄参、当归、熟地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风病,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扶命生火丹

    药方名称扶命生火丹处方人参6两,巴戟天1斤,山茱萸1斤,熟地2斤,附子2个,肉桂6两,黄耆2斤,鹿茸2个,龙骨(醋粹)1两,生枣仁3两,白术1斤,北五味4两,肉苁蓉8两,杜仲6两。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炼

  • 聪耳汤

    《古今医鉴》卷九:聪耳汤药方名称聪耳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1钱,川芎1钱,生地黄(酒洗)1钱,知母(酒炒)1钱,陈皮1钱,乌药1钱,白芷1钱,防风(酒洗)1钱,羌活(酒洗)1钱,独活(酒

  • 滚涎膏

    药方名称滚涎膏处方龙脑1字,朱砂1钱半(末),蓬砂末3钱,马牙消5钱,铅霜2钱,水银2钱(结砂子),牛黄1字,麝香1字。制法上同研,自然成膏,为丸如杨梅核大。功能主治慢惊风,潮搐无时。用法用量每服1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