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脐中两旁各1寸处。主治泄痢脓血,肠炎,消化不良,习慢性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病名。出顾呜盛《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三。即土栗。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P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足厥阴、阳维之会。位于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上0.7寸,旁开腹正中线3.5寸处。另说“在腹结下二寸”(《针灸大成》);“在大横下三寸”(《医学入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难经注》一书。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介绍】:见凌奂条。
见喉科紫珍集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大驳骨之别名,详该条。
①又称常脉。即正常的脉象。亦即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②即辨别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