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隋书·经籍志》。指怀孕。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8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厥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上腭腭缝际前端,当齿龈上缘中点处。主治黄疸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见《金匮要略》。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见该条。
见《傅青主女科》卷下。即通乳丹,见该条。
蝎的异体字。参见蝎虎痧条。
类中风病证之一。怒则气上,因暴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