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吴普本草》。即常山,详该条。
病名。又名脚根喉痛、根脚喉风、脚根风、水晶疯。多由气虚下陷,风寒外袭,肺气失宣致咽喉发泡如水晶状;发于左则左足酸软,阴痛有似筋触牵入喉间;发右则亦如此。《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脚根发起至于喉间,或
经穴名,代号LU9。出《灵枢·本输》。别名大泉、太泉、鬼心。属手太阴肺经。俞(土)、原穴。八会穴之脉会。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桡
推拿手法名。用虚掌或手指,有节律地平稳拍打体表的一定部位。具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以及解痉止痛等作用。拍打背部还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名医类案》卷十:“游让溪翁云:被廷杖时,太医用粗纸以烧酒贴患处
见朱振声《妇女病》。即手先下的横产。参见横产条。
望诊内容之一。是观察颜面肤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诊察时,以五色主病为重点,结合颜色的浮沉、散抟(音团,结聚之意)、泽枯和上下扩散的方向等。如色浅显为浮,主表病;色隐晦为沉,主里病;色淡而疏落为散,
为全真道祖师传记集,元代道士樗栎道人秦志安编。本书记全真源流,故以“金莲正宗”为书名。全书5卷,包括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及北宗七真等十四人的传,其中有较多神话传说内容。
见麻科合璧条。
①指用火烧针。又称焠针、火针。《灵枢·经筋》篇在论述经筋痹症的治疗时,用“燔针劫刺”的方法也就是将针以火烧红后,迅速地刺入选取的刺激部位,旋即拔出的一种疗法。明代吴鹤皋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解中称:“燔
见坤中之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