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初生儿口噤,嘴唇发赤而紫者。参见口噤条。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子,详该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构成面颅的骨块,包括上腭骨、颊车骨、颧骨、鼻骨、泪骨、甲介骨、口盖骨、鼻柱骨、舌骨等。详上腭及各骨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钟乳石之处方名,详该条。
名词。出《洞玄子》。指阴道。
【介绍】:见陆贽条。
形,形体;气,脏腑组织的机能。正常情况下,形与气是相互协调的。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虚,都是病态。参见形气相得、形气相失条。
病名。①指中暑热而致的病证。出《素问·刺志论》。《医林绳墨》卷一:“伤暑者,由其暑热劳伤元气之所致也。其症日间发热,头疼眩运,躁乱不宁,无气以动,亦无气以言,或身如针刺,小便短赤,此为热伤元气也,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