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阳六传

太阳六传

太阳病的六种传经情况,包括传本巡经传越经传表里传误下传、巡经得度传。《此事难知》卷上:“太阳者……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苦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传本。太阳传阳明胃土者,名曰巡经传,……太阳传少阳胆木者,名曰越经传,……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里传,……太阳传太阴脾土者,名曰误下传,……太阳传厥阴肝木者,为三阴不至于首,唯厥阴与督脉上行与太阳相接,名曰巡经得度传。”

猜你喜欢

  • 许奭(shì 式)

    【介绍】:参见许澄条。

  • 脚气入腹

    脚气危证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指脚气从足而上入于腹。症见腹部不仁,腹胀,胸闷,气喘等。可选用《千金》半夏汤、茱萸汤,松节汤、苏子降气汤,沉香降气汤等方。参见脚气条。

  • 寒嗽

    病名。①指感受寒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寒而嗽者,恶风无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宜杏子汤。”《医说·咳嗽》:“寒嗽,痰薄,宜服热药,……以理中汤加五味子治寒嗽。”②指冬月嗽而发寒热的疾

  • 红党参

    见《本草从新》。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 海蕉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 热越

    病理术语。指热邪随汗外越。《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 气穴

    ①指腧穴。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故名。《素问·气穴论》:“气穴之处,游针之居。”参见腧穴条。②经穴名。代号KI1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胞门、子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

  • 橘仁

    见《药材学》。即橘核,详该条。

  • 半产恶露不下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 草豆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