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奔豚汤

奔豚汤

金匮要略》卷上: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芎藭当归各6克半夏12克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4两(炙),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黄芩3两,桂心2两,栝楼2两,人参2两,芎?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奔豚,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5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夜2次。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葛根8两(干者),生李根(切)1升,人参3两,半夏1升(洗),芍药3两,当归2两,桂心5两,生姜2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得5升,温服8合,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注意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金匮》卷上: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注意海藻菘菜羊肉、饧。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明、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

临床应用奔豚气《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气从少腹上攻心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治疗无效。患者面色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脉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气。症脉合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剂,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方去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剂,诸症悉退而愈。

摘录《金匮》卷上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吴茱萸1升,桂心4分,芍药4分,生姜4分,石膏3分,人参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当归4两,李根皮1斤。

功能主治气奔急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清酒8升,煮取3升,分作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以芎、归、芍药和其瘀积之血,半夏生姜涤其坚积之痰,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气,并未尝用少阴之药。设泥奔豚为肾积,而用伐肾之剂,谬之甚矣。嗣伯治风眩气奔欲绝,故以桂、苓祛风,人参壮气,茱萸降逆,石膏开泄旺气为之必需。

摘录《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杏苑》卷六: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焙)4分,干姜3分。

功能主治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脉沉而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猜你喜欢

  • 鳖甲生犀散

    药方名称鳖甲生犀散处方天灵盖1具(男者色不赤可用,女者色赤勿用。以檀香煎汤候冷洗,次用酥炙黄),生鳖甲1个(去裙,醋炙黄),虎长牙2个(醋炙酥。如无,则用牙关骨半两),安息香半两,鸡心槟榔半两,桃仁(

  • 金箔十珍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箔十珍丸药方名称金箔十珍丸处方金箔(五片)银箔(五片) 丹砂(一两.与金银箔共研)琥珀(别研.一分)玳瑁(镑.一分)珍珠(别研.一分)犀角(镑.一分)硼砂(别研.一

  • 含化三黄丸

    药方名称含化三黄丸别名加味三黄丸处方大黄2两半,黄芩2两半,黄连2两半,黄药子1两半,白药子1两半,黄柏1两,苦参1两,山豆根1两,硼砂1两,脑子1钱半,京墨3钱,麝香少许(一方有甘草)。制法上为细末

  • 椒仁丸

    《全生指迷方》卷三:椒仁丸药方名称椒仁丸别名治血分椒仁丸处方五灵脂半两,吴茱萸(炒)半两,延胡索(炒)半两,芫花(醋浸1宿,炒)1分,续随子(去皮,研)半两,郁李仁(去皮,研)半两,牵牛(炒熟)半两,

  • 解毒定痛汤

    药方名称解毒定痛汤处方银花15克,连翘9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柏12克,桔梗12克,黄芪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防风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通气血。主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 龙齿补心汤

    《直指》卷十:龙齿补心汤药方名称龙齿补心汤处方龙齿半两(煅,别研),人参半两,当归半两(酒浸1宿,焙),熟地黄半两(洗,焙),北梗半两(焙),酸枣仁半两(炒),白茯苓半两,白茯神半两(去木),远志半两

  • 妙香圆

    药方名称妙香圆处方巴豆三百一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油),牛黄(研)、龙脑(研)、腻粉(研)、麝香(研),各三两;辰砂(飞研)九两,金箔(研)九十箔。炮制上合研匀,炼黄蜡六两,入白沙蜜三分,同

  • 回阳返本汤

    《伤寒六书》卷三:回阳返本汤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处方附子干姜人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腊茶功能主治回阳复阴。治阴盛格阳,烦躁。用法用量上药以水200毫升煎服,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面赤戴阳者,加葱

  • 生地栀子汤

    药方名称生地栀子汤处方生地黄、栀子、葛根、薄荷叶。功能主治心火上冲,衄血。用法用量加灯心为引,水煎服。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 解毒清营汤

    药方名称解毒清营汤处方金银花5钱至1两,连翘5钱至1两,公英5钱至1两,干生地5钱至1两,白茅根5钱至1两,生玳瑁3-5钱,丹皮3-5钱,赤芍3-5钱,川连1-3钱,绿豆衣5钱至1两,茜草根3-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