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证治约旨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
《外科真诠》方。黄芪五钱,当归、蒲公英各三钱,豨莶草、牡丹皮、山甲珠、苍耳子各一钱,玄参一钱五分,赤芍药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臀痈。
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又称心血虚。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
五色主病之一。青色属肝、属木,主惊风抽搐之证。《望诊遵经》:“目下色青者,肝风也;风门(目)色青者,风病变搐也;乍赤乍青者,瘈疭也;面青吐沫,卒不知人者,痫也。”
【介绍】:明代医家。字敬甫。祁门县(今安徽祁门)人。生活于十六世纪。业儒,后学医,在当地闻名。撰有《针灸仅存录》一书,未见刊刻。
①寸口脉的简称。《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②寸关尺的寸部。③同身寸。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食积咳嗽。详该条。
病证名。常见于重症中暑。①指夏月猝然倒仆,昏不知人。《医学传灯》卷上:“夏月猝然僵仆,昏不知人,谓之暑厥。当分阴阳二证。阳证,脉来洪数无力,身热汗出,谓之阳厥,此因暑食伤脾,食多而热亦多,宜用连芍调中
器之裂痕,裂。《素问·气交变大论》:“目视,物疏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璺启。”参璺启条。
【生卒】:434~499【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字景豫。会稽余姚(今浙江绍兴)人。著有《食珍录》,已佚。
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