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客气

猜你喜欢

  • 发泡

    外治法之一。亦称起泡、提泡。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特定部位上,使之发泡的治法。如硃砂巴豆膏敷印堂穴治白喉;斑蝥研粉,放于小膏药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治急性扁桃体炎(贴后三、四小时起泡

  • 国医宗旨

    内科著作。4卷。明·梁学孟撰于1607年。痰火证治专书。故又名《痰火专门》。作者信奉丹溪学说,认为人之病夭,以痰火为患居多。全书137则医论,主要讨论痰火证的病机、脉理、治法与方药,分别叙述痰火证的治

  • 推求师意

    医论著作。2卷。明·戴思恭撰于1443年。书中论述各类病证的病因、病理、证脉、治法等,均本于其师朱震亨之意,予以推求发挥,对于朱氏的养阴学说及其临床运用有较深入的分析。本书本无传本,嘉靖年间由汪机编录

  • 微波针灸

    以针刺和微波热效应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用时应先按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穴针刺,然后把微波针灸仪的天线接于针柄并固定,调节输出功率,其大小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一般以17~18V为好。每穴每次5~20分钟。

  • 尘沙迷目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尘埃入目,见该条。

  • 经来未尽腹痛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或发热或不热,乃气血俱实也。宜服红花当归汤(红花、当归、牛膝、苏木、枳壳、三棱、莪术、赤芍、芫花),破其余血,而热自止。”参见气滞痛经、血瘀痛经

  • 足太阳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

  • 经行先期

    病名。亦名月经先期、一月经再行、经水先期、经早等。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提前一周以上,甚或一月两至者。多因血热、虚热、气虚、肝郁等所致。

  • 尩(wàng)羸

    尩,骨骼弯曲变形;羸,瘦弱。指病人身体瘦弱,骨骼关节变形的病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尩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见会元针灸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