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集注》。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大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贯》卷四。即外眦,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刘寄奴、荆芥、红花、茜草、牡丹皮、赤芍药各一钱,乌药五钱,香附三分,蒺藜八分。水煎服。治蛔结痧,痧毒入胃则吐蛔,或蛔结大肠则腹痛,不大便,或蛔从大便而出。
出《益部方物略记》。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柽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久患疳疾,颈椎骨软弱,以致头不能抬起的症状,为精气大亏之候。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人参二至三钱,白术、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干姜(炒黄)一至二钱。水煎服。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即前臂。详臂条。